老实人吃黄连

铲屎的。
所有的问题都出于书读太少屁事太多。

一、标签问题。

发在tag里就是在招募读者,既然有被阅读的愿望就要做好同时接受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的准备。作品在公共平台一经发出,它就势必要面对广大读者,这是作品实现其意义的不可避免的一环。有文学理论家曾经说过,读者(任何时代)对作品都有具体化的权利,也就是说公开发表的作品必须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所有读者的检验。这同样可以被称作读者的再创造。
此外,再往深一点说,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曾提出了文学的四个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而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他们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圆环,作者单纯地抗拒这种沟通,或者孤立来自读者的负面信息,那么作品很容易就死掉了。古往今来我们看到大量优秀的、卓越的、跨时代的一流文学作品在得到无数赞誉的同时也在遭受着数不清的质疑,这不是性质恶劣的意见过多,而恰好是生命力的一种体现。当然,我绝不会用这种要求来要求同人文写作,但我秉承着一个理想读者的自觉,认为沟通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正面负面,它都不可避免,也无需避免。

二、沟通方式问题以及此种不讨好行为的意义。

个人认为,私信固然是留足面子的方式,可耗费的精力也是成百上千倍,获得的效益并不会比留评论更好。针对圈内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觉得直接评论是个合适且高效的选择。一昧夸奖不可取,其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作者被捧杀,针对问题、提出质疑并展开理性讨论是我的初衷。也许我部分留言的语气让作者感到不适,在此由衷地表达歉意。
接着说意义,而意义也很清楚。既然文学是一种谈论,一种希望别人认可、感动的谈论,那么读者的意见反馈便是谈论的谈论。从“批评接受心理”来看,作家完成了一次“ 谈论”( 作品) 后, 实质上是展布了一派“ 期待视野” ,在读者面前他是被接受方。艺术接受网络是个作家— 作品— 读者的“ 金三角” ,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甜蜜蜜轻袅袅的留言大家喜闻乐见,然而这种评论与作品的关系正像某些游客遇见古佛或石狮一样,摸一把,说几声“ 真好” 就算满足了。被夸的作者也许一时觉得蛮舒服,可是过后一想什么也没得到。有些评论方式太“ 温” ,委婉到吞吞吐吐, 生怕对方接受不了的程度,但与其东绕西绕,不如开门见山、直接了当。

三、标签氛围不好的原因。

定义一下“氛围不好”应该是合适的。个人愚见,氛围不好是出现了不尊重正主、文章和cp完全无关、抄袭等错误行为,以及人物过于崩坏等描写硬伤。中学生作文的要求是“不少于600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没有病句和错别字”。作为一篇完整的同人创作至少该达到这个标准(不完整的片段字数酌减)。氛围不好的观感多数来源于此,事实上我和你对此的观点一致,而我采取的策略与办法就是直截了当提出意见。与你的怀柔政策路线不同,我不想稳中求健,只想快刀斩乱麻,这是当下圈内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氛围下滑如此迅速,其背后是新粉的大量涌入,我只想尽可能为他们呈现优秀作品,给他们留下恶劣观感不是我的初衷。
希望您作为一个理性独立人能够在这一事件上一碗水端平。我可以改进自身态度,某些作者又能否不再闭目塞听?
最后再次向因语气问题被伤害的写手致歉。
@自行车XXX城 

热度(63)